第128章 李泰:拉晋王入伙(2 / 2)

“然而事与愿违,那太子手下,万年县县尉纪昭,曾从营州带回了两名新罗贵族。”</p>

“好巧不巧,这两新罗贵族,见过那高丽王族,给认了出来。”</p>

“世叔收到消息,连忙安排猎命郎君,行灭口之事。”</p>

“然却遭到太子算计,如今那两高丽王族跟猎命郎君,都已经被抓进了金吾卫将军,陆仝府邸的监牢中。”</p>

李泰听完,顿感不妙。</p>

崔文圣是他魏王党的核心人物,他做出的事情,很大程度上,是会代表魏王党,也代表他的意愿。</p>

若传出崔文圣勾结高丽,别人一定会想,是他魏王授意。</p>

要是传到父皇那里。</p>

可就糟糕了。</p>

更何况,人都在太子手里。</p>

李泰脸色顿时阴沉下来。</p>

“崔文圣!好大的狗胆!”</p>

“这是要陷害本王不成,做出这等事情来,事先也不跟本王商议。”</p>

“难道他暗中投靠了太子不成。”</p>

看到魏王发怒,崔盛玉也不多说。</p>

说投靠太子,他也不辩解。</p>

李泰感觉自己就像是一拳打到了棉花上,更难受了。</p>

对仆从吩咐道:“速传柴令武过来。”</p>

崔盛玉冷眼看着,半晌,这才开口道:“魏王息怒,世叔也是一番好意。”</p>

“也许原本只是想先把事情谈成,这才禀告魏王知晓。”</p>

“谁知这么快就被太子的人发现,运气太差。”</p>

李泰冷哼一声,道:“你们清河崔氏,给本王捅了这么大的篓子。”</p>

“可是想好了,要如何挽回。”</p>

崔盛玉道:“如今人在金吾将军府,如果魏王愿意出面,速度快一些的话,想来能把人先拿出来。”</p>

李泰冷声道:“谁不知道,那金吾将军陆仝,是太子的人,又怎么会听本王的吩咐。”</p>

“本王过去要人,即便是威逼,他也定然会快速通知太子。”</p>

“且时,本王岂非是要蒙受这不白之冤。”</p>

崔盛玉解释道:“在下听说魏王跟晋王关系好,何不叫上晋王一起。”</p>

“晋王如今身为右金吾卫大将军,若跟魏王一同去了,难道那金吾将军陆仝,还敢违抗上官的命令不成。”</p>

“只要人出来了,以高丽细作之名,就地格杀。”</p>

“如此魏王还能有发觉高丽细作之功。”</p>

李泰这么一听,顿时感觉有些道理。</p>

晋王是右金吾卫大将军,再加上自己这个魏王,难不成那陆仝还敢不放人?</p>

只是晋王会答应跟自己一起去吗。</p>

李泰有些迟疑。</p>

崔盛玉见魏王犹豫,补充道:“如今形式紧急,还请魏王早作决断,若延误了时辰,怕人就要到东宫去了。”</p>

听到这话,李泰当即应下:“好,就听你的。”</p>

说罢,也不迟疑,起身就吩咐仆从准备马车,先行前往晋王那边。</p>

现在李治没有住在自己的晋王府了,毕竟太远。</p>

右金吾卫大将军府,则是在崇仁坊。</p>

出门的时候,柴令武正好赶了过来。</p>

“魏王这是去哪。”</p>

看到李泰匆匆忙忙跟崔盛玉一起,柴令武不由问道。</p>

“来不及解释了,先上车。”</p>

李泰招呼一声,柴令武跟着上了马车。</p>

魏王的马车很快,里头有个小案几,坐四个人都不显得拥挤。</p>

马车上,柴令武听完崔盛玉的讲述,亦是眉头紧皱。</p>

谁能想到这么稳重的崔文圣,竟然会出现这样的岔子。</p>

只是现在人都已经跑了,再怪罪也没用了。</p>

幸亏是人跑了,不然要是被抓起来,还更加麻烦。</p>

“魏王,待会去了晋王那边,先不要跟他说放人的事情。”</p>

“届时先带晋王上车,然后直接去金吾将军府。”</p>

柴令武思索一番局势后说道。</p>

李泰自然明白这意思,道:“你的意思是,晋王会拒绝本王?”</p>

柴令武道:“晋王肯定是不想掺和到魏王跟太子之间的事情来,不会说明着拒绝魏王,但或许会找其他借口。”</p>

“所以不如是先斩后奏,找个借口,先把晋王带过去。”</p>

“到了地方,晋王自然就没有拒绝的道理了。”</p>

柴令武的小算盘很精,这是吃准了晋王虽不想参与,但也不好意思拒绝魏王。</p>

崔盛玉赞同道:“如此最为稳妥。”</p>

听到两人都这么说,李泰也点头道:“好,便是如此行事。”</p>

右金吾卫大将军府。</p>

李治正在查看先前的一些卷宗。</p>

自然担任了这个职位,自然就要做好。</p>

右金吾卫负责整个万年县的治安,巡查,抓捕犯人。</p>

不看不知道,右金吾卫的甲库中,涉及到的卷宗,竟然已经堆积如山。</p>

这里头有很多,是犯罪之后跑了人,而金吾卫又没抓到的犯人。</p>

对于金吾卫来说,如果犯人逃离长安城,基本上就是搁置了。</p>

实际上因为人手不足的关系,如果不是有人提供消息,很少会有金吾卫去搜捕罪犯。</p>

右金吾卫听上去人很多,常备一万五千多人。</p>

实际上单单是宵禁巡查,就要去掉五六千人。</p>

再加上武侯铺的人员,又是几千人。</p>

而大将军府,跟左右将军府,又各掌一府之兵,这里就有三千余人。</p>

剩下两千人左右,要负责整个长安城一半的区域,五十四个坊,自然是管辖不过来。</p>

所以这就衍生了一个特殊的职业:捉刀人。</p>

协助金吾卫抓捕罪犯,换取赏金。</p>

“义府,你说要如何才能快速的清掉这些卷宗呢,堆积这么多。”</p>

“要是再放些年,恐怕甲库都要装满了。”</p>

李治向李义府问道。</p>

李义府想了想,道:“金吾卫编制已然固定,晋王若增兵肯定是不行的。”</p>

“或是可以借助外力,那些捉刀人我曾见过,有些还是不错的,本事不差。”</p>

“对于重犯,可提高赏金,那些捉刀人,也可以给他们一定的权力。”</p>

李治微微皱眉:“给哪方面的权力?”</p>

李义府道:“若有捉刀人在武侯铺接了案子,则登记在册,在一定时限内,给予其临时搜查之权。”</p>

“可以打造一些腰牌给他们,作为办案的凭证。”</p>

“若超过时限未能完成,则予以收回。”</p>

“如此自可快速将罪犯抓捕归案。”</p>

李治沉吟一番,道:“好,还是义府有办法,此时便交由义府去操办吧。”</p>

“是。”</p>

李义府现在跟随李治,任职右金吾卫大将军府长史。</p>

这时,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。</p>

“禀大将军,魏王来坊。”</p>

ps:国庆出门,堵车回来晚了,目前欠4更。感谢理解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