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9章:这跟抢钱有什么区别(2 / 2)

这是经过了李承乾的指导跟改良,对窑炉的通风口、燃烧室进行改进。</p>

增加了通风口的数量和大小,使燃料能够更充分地燃烧,从而达到更高的温度。</p>

所用的石炭,也是经过水洗煤工艺,去除部分表面的杂质和硫铁矿等含硫物质后,再进行使用。</p>

虽然不能不能完全去除硫分,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硫含量。</p>

每个窑炉前,都有两个吏员,在进行观察跟记录。</p>

“这是已经烧纸好的水泥,暂时来说,程,不戴口罩者,制度,流程安排,也只需要按照太子制定的章程走就可以了。</p>

按照挖掘,加工,生产三个环节后,剩下的就只需要打包运输。</p>

挖矿的工人有三千多名,每天能挖两百多万斤原煤。</p>

经过水洗加工后,剩下就只有三十万斤左右了。</p>

不过经过成型加工,制作蜂窝煤时加入粘结剂的因素,可以再增加两成重量。</p>

“汉王,赵刺史,成本已经核算出来了。”</p>

之所以李元昌跟赵节还停留在晋州,是为了最后的成本核算。</p>

“说说,一斤煤成本几何。”李元昌问道。</p>

罗会拿着账目说道:“给矿工是十五钱一斤原煤,经过清洗加工后,十斤原煤约成两斤半煤,因而可得十斤煤约三钱本。”</p>

“不过这其中没有考虑到运输成本,还有工人们每日所需饭菜。”</p>

“目前矿场总共五千三百二十七人,每日各类花费大约须八千钱,产煤三十万斤。”</p>

“若按一斤五文钱卖价估算,则每日可得一百五十万钱。”</p>

“矿场有车三十架,马六十匹,每日须三千钱左右,付工钱十八万余,伙食费八千,加上可能会产生的其他些许花费,则每日约二十万钱。”</p>

听到这里,赵节跟李元昌面面相觑。</p>

这个账目他们还是能算明白的。</p>

李元昌倒吸一口凉气,不由道:“也就是说,矿场每日花费二十万钱,但产出的煤,却能卖出一百五十万钱,可余一百三十万钱?”</p>

罗会重重的点点头:“没错,就是这样。”</p>

其实当这个账目算出来的时候,罗会自己都被震撼到了。</p>

感觉有些不真实,所以再次核对了四五次,也让其他账房跟着一同核对。</p>

最后得出来的还是这个数目。</p>

日赚一百三十万,可不是毛利,而是去除掉所有成本的纯利。</p>

投资这个矿场,再没计算工钱的情况下,总共花费不到三千万钱。</p>

也就是说,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,就能回本了。</p>

当然,目前计算的只是产出价值,还需要经过销售环节,把蜂窝煤卖出才行。</p>

不过这对于太子来说,完全不叫事。</p>

直接让官府进行收购,甚至可以先行暂停,长安东西两市对柴火的销售,强行卖蜂窝煤。</p>

这是销售吗,不,不是,这是政策。</p>

“我们要马上把这个好消息上报殿下。”</p>

赵节的声音有些激动。</p>

这还只是五文钱的定价,若是六文钱呢,每天那就多赚三十万钱啊。</p>

当然,定价的决定权,自然是在太子手里。</p>
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