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8章:天赋怪怎么比得过挂b(1 / 2)

:天赋怪怎么比得过挂b

讲武堂章程下放,苏定方拿到章程后,看到上面的讲师名单,感觉到压力山大。</p>

这里头的人,陛下太子抛开不谈,李靖也不谈。</p>

其他的,比他的上司都还要大上一级。</p>

“太子待我甚厚,不知何以为报啊。”</p>

苏定方心惊胆战,又倍感殊荣。</p>

裴行俭建议道:“将军,听说太子也要去当讲师,将军何不把自己的心得,整理成册,献给太子呢。”</p>

跟随苏定方学习多年,裴行俭知道师父的军事才能,绝对不亚于那些名将们。</p>

只是得不到建功立业的机会而已。</p>

太子都没读过几天兵书,现在讲学肯定空白,苏定方献的心得,就等于帮着太子备课了。</p>

哪怕是照本宣科,谁也不能说太子讲得不好。</p>

“好想法。”</p>

苏定方肯定后,连夜为太子赶制备课内容,次日一早,就送往东宫。</p>

李承乾对此哭笑不得。</p>

他自然有自己的准备,否则怎么去招揽心腹。</p>

“这份心得,孤且收下了。”</p>

“殿下若有不明之处,可随时唤臣注释。”</p>

“好,有劳苏将军了。”</p>

“这是臣的本分。”</p>

苏定方现在已经完完全全的太子的形状了,毕竟这份恩情来的太重。</p>

李承乾感觉,如果自己拉着苏定方去谋反,估计是会跟着一起的。</p>

苏定方走后,李承乾拿起兵法心得看了看。</p>

确实是干货满满,其中还有不少引经据典。</p>

历史上,苏定方的功绩主要体现在唐高宗时期。</p>

西灭突厥,东平百济,南镇吐蕃,纵横万里,“前后灭三国,皆生擒其主”,西域诸国震慑降服。</p>

更难得的是,苏定方在人生的最后时光却依然被委以重任,“为诸将节度”,以七十多岁高龄默默镇守在吐蕃战场的最前线。</p>

而后边疆病逝,配享太庙。</p>

可以说自李靖死后,大唐军神的头衔就到了苏定方这里。</p>

现在的苏定方,在军事能力其实已经很是成熟,欠缺的只是表现自己的机会。</p>

跟他差不多的,还有一人。</p>

下午。</p>

陈云超告诉太子:“殿下要的人,明天即可抵达了。”</p>

“明早安排他直接进宫。”</p>

“是,殿下。”</p>

这就是薛仁贵了。</p>

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世族,是山西绛州龙门人。</p>

绛州就在洛阳边上,距离长安也就隔了两个州。</p>

来回有个十来天的功夫就行了。</p>

——</p>

夜。</p>

灞桥驿。</p>

“今晚宵禁,进不了城了,明日一早,咱们就进城。”</p>

“这趟差事,也算是完成了。”</p>

“说起来,你小子运气真好,也不知太子殿下从哪里听到你的名字,竟然直接点名道姓要见你。”</p>

“想来这往后,薛兄弟受太子赏识,跟我们这些卫士不同,必定要飞黄腾达,青云直上。”</p>

“届时再见了,可莫要装作不认得。”</p>

为首的东宫卫士笑呵呵的说道,语气中带着几分亲近巴结。</p>

原本他以为是哪个世家子弟,到了地方才发现薛仁贵家里不仅不富,还很穷困,连个饱饭都吃不到。</p>

当然,这跟薛仁贵的饭量也很有关系,要是敞开肚皮吃,怕是早把家里给吃垮了。</p>

这些日子在驿置吃饭,办差的他们自然都是免费吃喝。</p>

然后他们就被薛仁贵惊人的饭量惊吓到了。</p>

一人吃七八个人饭量,这是个什么鬼玩意,简直跟个饿死鬼投胎似的,怕是饿死鬼投胎都没这么能吃吧。</p>

一碗碗米饭上还不够,最后薛仁贵直接抱着木桶吃。</p>

这样的人,看着都怕。</p>

先前卫士们还以为薛仁贵饿久了,后来发现每餐都这么吃。</p>

闲暇之余卫士们好奇,比试力气。</p>

结果三个人都拉不动吃饱的薛仁贵。</p>

那就更不用说拳脚功夫,刀剑功夫了。</p>

“定不敢忘记诸位兄弟。”</p>

薛仁贵拱手,神情肃穆。</p>

卫士们哈哈笑着:“搞这般正式干嘛,早些休息,明日天不亮就要起床了。”</p>

“见了殿下没精神,还以为是我们亏待你了。”</p>

晚间,薛仁贵躺在床上,看着窗外明月,心里憧憬期待。</p>

薛仁贵是世家子弟,可惜到他这辈家道已经没落,且父亲早亡,自小过着贫寒的生活。</p>

一直在家务农的薛仁贵,三十岁的时候,听别人说迁移祖坟能给人带来好运,就想把自己家的祖坟迁移一下,希望借此带来好运。</p>

妻子柳氏说,有才华的人要把握好时机,而不是去靠运气,现在皇帝亲征辽东,正是用人之际,你学了那么多的本事,为什么不去军队建功立业?等将来立功回来,再改葬父母也不迟啊!</p>

薛仁贵听了觉得很有道理,就去绛州城投奔了张士贵将军。</p>

现在的薛仁贵二十八岁,比历史上提早了两年,严格来说一年多,毕竟马上就要过年了。</p>

其实他是想在家过完年,再来长安的,但妻子柳氏说,太子赏识你,你要是错过了这个机会,以后哪里还有机会。</p>

薛仁贵于是就跟着东宫卫士出发了。</p>

“我真的会被太子赏识吗。”</p>

带着这份担忧,薛仁贵进入梦乡。</p>

次日一早,薛仁贵随着东宫卫士们进城。</p>

高大的城墙,宽阔整洁的街道,密集的人群,一直生活在乡下的薛仁贵,哪里见过这样的场景。</p>

一直到东宫,人都是懵的。</p>

“你就是薛仁贵?”</p>

当踏入东宫正殿时,一道声音让他惊醒,连忙跪地磕首:</p>

“小民薛仁贵,拜见太子殿下。”</p>

“起来说话。”</p>

“是。”</p>

李承乾打量着薛仁贵,这是个一米九高的魁梧大汉。</p>

这样的身材在东宫也不算太过出众,东宫卫士作为太子依仗,基本都在一米八起步,一米九的很常见。</p>

“孤听说你很能吃?”李承乾好奇问道。</p>

薛仁贵一下子就紧张了,他担心太子因为他太能吃而嫌弃,慌忙回道:“不能吃,不能吃,吃得不多。”</p>

“哈哈哈哈。”</p>

李承乾顿时被薛仁贵这个样子逗笑。</p>

笑完后问道:“你今日吃了早膳否?”</p>

薛仁贵犹豫后回道:“没吃。”</p>

李承乾吩咐道:“文忠,让人拿二十个羊肉夹胡饼,再来一大碗羊肉汤送来。”</p>

“孤且看看,他能吃多少个。”</p>

“是,殿下。”</p>

不多时,满满两盆子羊肉夹胡饼端了过来,还有一大碗羊肉汤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