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7章:太子月下逃长安(1 / 2)

:太子月下逃长安

东宫后殿。</p>

李承乾软玉在怀。</p>

然而宦官的到来,却把这一切美好打破。</p>

内侍文忠听完消息后,神情顿时变得紧张起来。</p>

赶忙入殿,也顾不得太子跟太子妃正抱在一起了。</p>

“殿下。”</p>

声音中,带着少许颤抖。</p>

文忠是知道,李安俨跟太子的关系。</p>

所以在这么个时候,李安俨让人传来消息,说房玄龄深夜入宫。</p>

虽然没说是什么事情。</p>

可这里头的计较,谁还没点想法。</p>

“何事。”</p>

李承乾放开太子妃,沉声问道。</p>

正是调情的事情被打扰,任谁都有些恼怒。</p>

内侍文忠看了眼太子妃,附耳低声道:“李安俨刚刚派人传来消息,说房玄龄深夜入宫,恐生变化,特通知殿下。”</p>

听到这话,李承乾当即眉头一皱。</p>

房玄龄深夜入宫面圣,显然是有大事。</p>

否则不至于如此。</p>

那么可能是哪方面的事情,会不会跟自己有所关系?</p>

如果房玄龄掌握了谋反的证据,不至于要等到晚上。</p>

作为大唐宰相,尚书左仆射。</p>

与其他官员不同,房玄龄每天都会跟陛下见面,早间的群臣议事,随时都能进行汇报。</p>

李承乾此刻并不知道,房玄龄实际上已经掌握了他大量谋反的证据。</p>

所以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说,即便是有房玄龄面圣,也很难说归纳到上告这块。</p>

“文忠,你怎么看?”</p>

李承乾皱眉问道。</p>

内侍文忠咬咬牙,道:“殿下,小心驶得万年船。”</p>

“距离出征高丽,也就几天的功夫了,在这个节骨眼上,可不能出乱子啊。”</p>

李承乾闻言点点头。</p>

随后对苏玉儿道:“我先去处理些事情。”</p>

苏玉儿微微躬身。</p>

离开后殿。</p>

李承乾面色一下子就沉了下来。</p>

吩咐道:“去,把照夜玉狮子牵来,召缇骑五十,随孤前往城外军营。”</p>

李承乾很快就有了决定。</p>

不管是房玄龄是什么事情,哪怕只是有十分之一,百分之一的可能。</p>

李承乾也赌不起。</p>

在现在这么个关键时期,只有尽可能的保全自身,才能为接下来的事情做谋划。</p>

东宫距离太极宫太近了。</p>

稍有变化,连给他反应的时间都没有。</p>

只有离开东宫,前往城外军营,才是最为稳妥的方式。</p>

倘若当真有变。</p>

城外五千重骑,就是李承乾安身立命的根本。</p>

就算是谋反的事情暴露了,在这个时候,陛下也不会轻易的昭告天下,直接废除自己的太子位。</p>

只要不废除,再怎么怀疑,证据再怎么充实,他这个被告不在,就无法定案。</p>

所有的事情,都必须等到东征高丽结束之前。</p>

“文忠,宫里的事情,就交给你了。”</p>

“明日未时三刻,孤会派人在启夏门外等候消息。”</p>

“若有大变,则无须派人。”</p>

“若有险要之事,走不得正门,你可派人走芙蓉园内密道。”</p>

自从李承乾得芙蓉园后,那条被高丽人用来行刺的密道,李承乾又给重新挖通了。</p>

出口和入口,重新做了一番调整。</p>

“请殿下放心。”</p>

“还请殿下速速上马。”</p>

文忠沉声回道。</p>

他知道现在情况很是紧急。</p>

如果真有意外发生,那么太子出东宫,就是刻不容缓的事情。</p>

一旦太极宫的卫士过来,封锁各个宫门,再想离开,可就难了。</p>

李承乾点点头。</p>

此刻照夜玉狮子已经被牵来。</p>

因为李承乾腿疾之事,常以马代步,所以照夜玉狮子通常就在宫殿旁边。</p>

五十名缇骑很快就位。</p>

之所以是五十骑,因为这是负责李承乾的宿卫,随时能动。</p>

若召集其他更多人,耽误的时间就太长了。</p>

卫士们在太子的吩咐下,纷纷跑向马厩。</p>

骑马紧随。</p>

李承乾翻身上马,看了眼太极宫的方向。</p>

而后快速出发。</p>

驾。</p>

一行数十骑,策马奔腾。</p>

嘉福门。</p>

守门卫士见太子策马而来,低头躬身:“拜见太子殿下。”</p>

延喜门卫士:“拜见太子殿下。”</p>

出延喜门,一路向南,是一条笔直宽阔的大道,过十八坊,至启夏门。</p>

李承乾穿赤黄常服,身骑照夜玉狮子。</p>

朝启夏门,一路疾行。</p>

路上巡逻的金吾卫远远瞧着,当即停下等候。</p>

待太子一行路过之际,高声大喊:“拜见太子殿下。”</p>

这个时候,打的就是时间差了。</p>

假若房玄龄上告太子谋反,哪怕是李世民要封锁宫门,也需要派人过来。</p>

只要李承乾速度够快,比李世民派的人更快,就能顺利出城。</p>

这一出城,便是天空任鸟飞,海阔凭鱼跃。</p>

便是谋反,又奈我何。</p>

就是这般,李承乾率五十骑,抵达启夏门城门下。</p>

宵禁之际,城门封闭。</p>

宵禁制度在大唐极其严格,城门的开闭有严格的规定和程序,由专门的城门郎负责管理,直接听从皇帝的命令。</p>

听到响动,启夏门的卫士顿时紧张起来。</p>

城门郎也赶忙过来。</p>

看到来人,顿时一惊。</p>

“拜见太子殿下。”</p>

李承乾骑在马上,吩咐道:“开城门。”</p>

城门郎闻言,心头一跳,恭声道:“还请太子殿下出示陛下诏敕。”</p>

虽然太子位高权重,但长安城门,为长安之防。</p>

按照规定,于宵禁之际开启城门,需要有陛下诏敕才可。</p>

哪怕是有紧急军情,也是从吊篮传信,不可擅开城门。</p>

即便是太子亲至,在没有陛下诏敕的情况下,也不能开启城门。</p>

“孤说,开城门。”</p>

李承乾眼神冷冷的盯着城门郎,一字一顿的说道。</p>

城门郎冷汗直冒。</p>

他不知道出了什么情况,也不敢询问太子,为何在宵禁后要开城门出城。</p>

但傻子都明白,太子在没有得到陛下诏敕的情况下,擅开城门,必然是有着极大的事情发生。????而这样的事情,往往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动荡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