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来就有所谋划,要是临到头,走了历史上李承乾的老路,谋反未遂,那就成大笑话了。</p>
苏定方想了想又道:“陛下深谙兵法之道,若得房玄龄密报后,或未张扬,暗中查探情况。”</p>
“当然,这也有可能是臣多想了,不过对于殿下而言,只要待在军营中,便能以不变应万变。”</p>
李承乾点点头。????反正现在是不可能再回东宫了,连长安城都不打算去了。</p>
今日已经是六月二十四。</p>
距离七月初一的既定东征,也就六天的时间。</p>
等这六天的时间过去,东征出发后。</p>
哪怕是真被告了谋反,那也无所谓了。</p>
到了那个时候,李承乾便已经具备跟二凤叫板的实力。</p>
这个时候。</p>
东宫的运送火药的马车,已经开始驶入军营。</p>
这让李承乾又更加安心了不少。</p>
有了这两万斤的火药。</p>
哪里还怕大事不成。</p>
长安城的城门再是坚固,也挡不住火药轰炸。</p>
——</p>
太极宫,两仪殿。</p>
李世民正在看兵部的奏报。</p>
东征高丽的大军,大部分都已经在路上了。</p>
这边侯君集,李勣,刘弘基,张士贵,尉迟敬德等人,已经是接连出发。</p>
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先后顺序,主要是考虑到民夫的情况。</p>
看似只有两三万士兵,实则加上民夫的人数,已然达到十余万。</p>
十余万人的行军,可谓是连绵十余里地。</p>
浩浩荡荡,一眼看去,都看不到人。</p>
从队伍的前头跑到队伍的后头,骑马都需要将近半小时。</p>
如果是大道还稍微好些,大约有三四丈的宽度。</p>
然许多小道,也就一丈余宽。</p>
遇到这样的小道,十余万人就是一条连着几座山的长龙。</p>
可以想象,当时隋朝动员几百万人东征高丽,是怎样的场面了。</p>
这时,张阿难已经返回了。</p>
“做梦?”</p>
听完张阿难的汇报,李世民微微皱眉。</p>
倒也没有怀疑太子。</p>
太子法,还有苏定方的助力,自是不会差的。</p>
况且那些府兵,亦是大唐精锐之兵。</p>
——</p>
张阿难把有关太子梦境的事情,交由太卜署。</p>
房玄龄这边也一直关注着情况。</p>
便也得知了太子以做梦为托词。</p>
他很清楚,这完全就是太子的借口,不过房玄龄现在已经不打算去刺激太子了。</p>
在这个时候对付太子,不管是对于魏王,还是对于房家,亦或是陛下,大唐,都没有好处可言。</p>
尤其是魏王。</p>
太子可是跟魏王同一天出发东征。</p>
两家营地距离也不过数十里。</p>
若是太子造反,第一选择可能就是突袭魏王营地。</p>
太子要是再狠一点,效仿陛下当年。</p>
很有可能直接杀了魏王,然后再想办法去杀晋王。</p>
这剩下太子一个嫡子。</p>
陛下也要跟当年太上皇感同身受了。</p>
考虑到这些可能会有的变化,房玄龄越发不敢轻举妄动了。</p>
要真到了那份上,别说自己能不能活,恐怕房家都有灭族之危。</p>
于是房玄龄干脆就正常上下朝,所有针对太子的调查全部停止。</p>
就让昨夜入宫面圣的事情,成为李安俨的一个误会。</p>
这就是进可攻,退可守。</p>
然而房玄龄却忘记了。</p>
他想停,可有人想动。</p>
时刻关心太子动向的李泰,也很快打探到了太子做梦的消息。</p>
延康坊,魏王府。</p>
李泰有些迟疑。</p>
“太子说做梦,真是做梦吗。”</p>
他其实已经有些相信这个说法了。</p>
毕竟柴令武的分析,虽然有一定的道理。</p>
可仔细想想,也有些模糊。</p>
毕竟房玄龄天天面圣,总不至于半夜这么来一次,太子就觉得是在告他谋反。</p>
要是这样的话,太子早就被逼反了,怎么会等到现在。</p>
柴令武提议道:“是与不是,试试就知道了。”</p>
“正好是太子说了做梦之事,交由太卜署解梦。”</p>
“太卜署的太卜令郭正,正好是咱们魏王党人。”</p>
“他是郭璞后人,如果由他出面提议,以太子梦境为由,让陛下行祭祀大典,想来是能成的。”</p>
郭璞是两晋时期的著名的家、风水学者,同时也精通天文、历算、卜筮。</p>
家族传承在卜筮这块名气很大,后人一直都在宫廷任职。</p>
李泰有些疑惑道:“他也是咱们的人?”</p>
魏王党太庞大了,牵扯到大量中下层的官员,即便是李泰自己,也是认不全的。</p>
“是的,魏王。”柴令武肯定道。</p>
作为魏王心腹,他自然对于党派内的成员,有着一定了解。</p>
李泰道:“那就交由郭他去办吧。”</p>
“是,魏王。”</p>
皇城,太卜署。</p>
魏王的人过来传递消息。</p>
太卜令郭正听完后,点头道:“请告知魏王,我已知晓。”</p>
对于魏王的命令,郭正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。</p>
先祖郭璞出身寒门,所谓河东郭氏,不过是略微有些起色。</p>
只能依靠大世家才能混口饭吃。</p>
所以在很早的时候,郭正就已经攀附上大族,投靠到了魏王党。</p>
这不是他能选择的,即便是作为魏王党人,但他连魏王举办的宴会都没有资格参加。</p>
可如果不是投靠魏王,郭正也担任不上太卜令的位置。</p>
太卜令不存在科举入仕,走的是举荐的路子。</p>
若无人举荐,连官身都没有。</p>
即使如此,太卜令也只是正八品下。</p>
所以郭正哪有拒绝魏王的道理。</p>
拿到张阿难的记录后,郭正立即就开始翻查经典,要引经据典写上一片奏文。</p>
总而言之就是太子梦境影响很大,需要行祭祀大典才行。</p>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