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他倒是能反过来对自己下死手。</p>
也能毫不犹豫,毫不考虑后果的去断掉一个国家的未来和根基。</p>
只为了自己的痛快。</p>
“大臣们若问起,就说陛下戒不掉鸦片,烟瘾发作,痛苦自尽,为保皇室脸面,不得已承继先帝年号,抹除他的记录。”李玉娥扶着冯保坐回去:“走吧。”</p>
在她身后,该自尽的,自然是“自尽”了。</p>
玄武殿停灵时,张居正已经叫人给殷灵毓擦干净了脸,换了衣服,安安静静躺在正常尺寸的金丝楠木棺里,显得格外小。</p>
李玉娥扶病亲临,行奠酒礼,六部九卿,翰林院,国子监等官员依次祭拜,工匠商贾自发设路祭。</p>
谥号众人一直定不下来,最终李玉娥还是选了“文成”。</p>
经纬天地曰文,安民立政曰成。</p>
大明开国功臣刘伯温亦为此谥,她那神异手段说不定也是道家的,说不定就是回天上去了。</p>
肯定是的,也不知道和人提前说一声。</p>
……可对他们来说,就是死了。</p>
殷灵毓的下葬之所被最终确定在了北京西山,规格极高,同时入太庙祭祀,碑文由张居正亲撰。</p>
紧跟着到来的是隆庆十五年。</p>
这个年号,众人默默接受,未有异议。</p>
张居正和李玉娥未曾提过过继宗室嗣子,宗室不少人手段频出,但许多大臣不为所动。</p>
弑母杀师,动摇国本,朱翊钧暴露出他极端的自私与疯狂,这种践踏人伦,无视政治底线的行为,彻底摧毁了大臣对其仅剩的合法性的认可。</p>
而经过几年的,正向的,相对积极的改革后,他们也习惯了靠能力升官,习惯了值房的一次次会议,习惯了太后,内阁,国师一同稳定的掌权。</p>
而且,国师的许多技术,他们也不可能放弃,所以,维持现有权力结构,才最符合他们的利益。</p>
海瑞赶回京中,但没赶上下葬。</p>
张居正接待了他,两人看起来一个比一个苍老。</p>
“你的东西。”张居正将书架上的一个盒子拿下来递给海瑞。</p>
海瑞无言的接过,打开。</p>
一笔数目不算小却也不太大的银票。</p>
是他给自己女儿的东西,她没动。</p>
张居正是在整理殷灵毓的遗物时发现的。</p>
还有另一箱资料,他还没有细看。</p>
因为越看到这些痕迹,越想起那天。</p>
一个听不到的人,第一个“听到”枪声,把他推倒在地,幸免于难。</p>
所以能力是有限的吗?救了他和太后就救不了自己了吗?</p>
张居正不知道答案。</p>
于是起身,在那箱资料里试图翻得只言片语,最终只翻到了一张医嘱,还有一个锦囊。</p>
医嘱是张居正的,张居正很珍惜的折好,压进最喜欢的书里。</p>
锦囊鼓鼓的,张居正将其打开。</p>
海瑞在旁,也跟着看了一遍,然后不约而同对视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