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1章 橡胶与计划雏形(2 / 2)

“明白!”

两人皆是开口称是。

然后黄平就带着文件离开了,真正的计划当然不会和他们几个说全,他要召开常委领导会研究完善了,才开始下发任务。

正攻打襄阳、南阳的四个军长来不了,常委会委员也就黄平、洪令金、张三、谭交和玄武军长李大山五人,以及甄逸等各部主副手,十几个人。

黄平将赵云的汇报传阅之后,开始了真正的会议,提出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
“关于交州方向,我们要提前开始布局了,乘大量人员涌入交州的时机,可以对交州进行渗透,文化和思想武器的运用,远比真刀真枪地拼命消耗小。

另外,如今正在进行的如通信技术、蒸汽机和内燃机等科学研究不要中断,努力攻坚,争取早日落地,木匠甲同志、马钧同志,你们科研口这边新组织一批技术员,年后去澶州考察一下,能不能在当地研究橡胶应用的问题。

谭交同志、甄逸同志、张灵同志,你们研究一下驰道火车铺开的计划,要陆续把每个州用驰道连起来。”

听完,洪令金举手提议:“我们可以援助团的方式进入交州,教授当地人知识技能,这事曹操能干,我们也不差。”

“驰道技术已经能进行长距离铺设了,之前的钢铁产量不高,优先应用于军备物资制造,加上蒸汽机技术不够完善,所以没有铺设。

上半年井陉炼钢厂煤铁一体高炉技术革新,年末的钢铁已经实现了产量翻倍,明年就可以进行驰道铺设和驰车制造,预计五年内能将驰道修至每一个州府。

年后可以优先铺设井陉到濮阳的驰道,加快对南方战场的支援速度。”

马钧和谭交、木匠甲交换了一下意见之后,回复做出建议,并说了一下通信通电技术的研究进展。

“关于高压电传输技术和有线电信技术的研究,项目组在渤海大学已经初见成效,搭建了覆盖整个渤海城的区域电网,可以进行下一步试验铺设。”

“今年新修灌溉引水渠三千多条,累计增加了六百万亩灌溉田,粮食产量实现了五连涨。

可以适当往草原交易,借商贸活动,深入草原建造商城,加深和草原的文化交流。”

张三和张灵确认好后勤资料后,看着谭交建议道。

会议后,整理了好会议内容,命令就传往四方。

研究院的巨大蒸汽机被层层上了盔甲,渐渐成了火车头模样。

井陉往濮阳,雒阳到武威的驰道纷纷开始动工。

张三也开始下召集令,召集各地有拼搏精神的人(刺头),组建了一支支支援团,往东南西北四处边疆送。

黄平他们一致的意见就是,有能耐就去闹,你出去当皇帝都行,只要把华夏文化宣传出去,把北溟人民政府宣扬出去。

曹操也获得许可,招了一波刺头兵,跟着赵云满载而归。

东吴孙氏也在大海航线上探索,是东海的一大势力,自然消息灵通,闻风遣使而来,和曹操一样,孙策豪迈地立下誓言,顺便招揽了一批北溟的民间冒险家。

官府公告开拓海疆,鼓励民间冒险船队出海,荆扬两地刚因为思想打压而有些低迷的人心又昂扬起来。

大汉地大物博,四夷蛮荒,有何可求之物,世家之人都觉得北溟这是在自毁根基。

以此为宣传基调,倒是又对让北溟内部不明真相的民众人心躁动。

对此,黄平觉得可以引导一下,提前航海时代的到来,让张三起草了《九州海洋公约法》,并和靖远舰队带来的部分南海特产一起,公布出去,还让宣讲队出马,宣讲部分海外特产及其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性。

安抚住了民心,同时快速将《九州海洋公约法》进行普法宣传。

下海可以,就是你想在海外建国都可以,但必须遵守海洋公约,不然等着被四大舰队追捕吧。

这是为了保证出海的人仍然沿用华夏文明体系的价值观处事,而上的必要枷锁,黄平可不希望出去的人远离文明后就成了野兽,那共产主义事业还怎么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