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3章 西域、辽东(1 / 2)

军队增加作战单元的事情不是小事,不是说把人塞进去就能达到预期效果的,所以汇聚荆扬的四支军队停下了对南郡的作战。

经过军事作战会议讨论之后,军事部和作战单位一致认可了黄平对南方战场的判断。

去年在与曹操孙策签署海洋公约之后,黄平告别妻女和几个月大的儿子,踏上了计划了两年的益州之行。

再走洛阳道,一路所见,颇给黄平一种日新月异的感觉。

原来的官道拓宽,打上了硬化水泥路,各种县乡集体工厂也相继出现在关中大地上,从河北到关中的走商队也是络绎不绝地交换着东西北的特色货物。

只是工业体系还是很粗放,为了发展,好多工厂都是采取的原料就近原则,比如高奴县的石油冶炼,最后就落地在当地。

同样的还有长安的铁矿、煤矿,整得古城长安都有点黑黢黢的。

不过得益于这些,洛阳到长安这条大道是第一条超长沥青路,得益于黄河水源和原来的底子,关中平原到河洛平原这一路还是后来居上,已经超过了常山。

黄平到长安之后,关注了一下武威的战事,果然和预想的一样,北宫伯玉等人去西域就完全混成了地方武装的样子。

打探到吕布骑兵将到,就直接跑回敦煌,武威守军拖都拖不住。

然后,韩遂等人就开始了操作,派人进入高原,顺着青海境内的河道,联系在高原上生存的羌人部落。

这些羌人全是当年被汉人逼入绝境的羌人部落,对汉人可谓是有着血海深仇,一听有人带头打汉人,那没说的,一定要去给巴拉布藏布助拳。

于是,纠结了大批高原羌骑的北宫伯玉等人再次来袭。

但是他们还是小觑了北溟军备的发展,流浪西域这些年,他们好不容易通过搜刮西域各小国,做到了全员长枪轻甲的巅峰汉军作战模式。

结果吕布不讲道理的给战马披上了重甲,扯起了链球。

没错,鲜卑人称之为铁浮屠,因为在草原上被碾过鲜卑人,如果能活下来,那指定是有造过一浮屠功德的好人。

吕布五千重甲骑兵展开阵势,碾过北宫伯玉和韩遂带领的羌胡汉联合部队,像橡皮抹过炭迹,留下丝丝缕缕的条状物在血红的泥土上。

重骑冲锋,从不回头,等战马减速停下,吕布率领的骑兵已经冲出了五里地。

身后一切敌人灰飞烟灭,留下长达五里的血色路径。

连中军指挥的北宫伯玉和韩遂都没来得及发表死亡感言,就被和手下的士兵同生共死了。

或许真有天眷吧,少数被碾过的士兵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,浑身血红,如同地狱爬出的恶鬼,只是他们扭曲的面容不是要恐吓人,而是被惊吓造成的。

“果然如此。”

黄平低叹,重骑耐久确实不行,强如吕布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两翼敌军溃散而逃,躲进高原无人区。

西域稍定,黄平并没有去那边,直接从汉中到了蜀南益州郡,没有在成都平原逗留。

在滇池县找到了扎根在此的李定李支书,详细了解云贵山脉之中的民族情况。

“孟获、祝融,这就是我们首席,黄平同志!”

黄平还记得李定介绍他的场景,他仍像当初只身进入益州那般意志坚定,一身风骨,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撼。

通过孟获等南蛮首领的带领,黄平跟着李定深入山林谷地,群山深处,探访当地古老民族聚落的习俗习惯。

真正明白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到底是什么表现,光是各种千奇百怪动植物的辨认,以及药毒性的认识,黄平那加强过地大脑都无法完全记下来。

更别说当地部落通过世世代代食用菌子,总结出来的真菌药理和毒理作用经验,以及山林生存经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