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4章 维和(2 / 2)

这家伙还真是隐藏的大才啊。

对那座岛上的人怎么处理,其实黄平一直是没有个主意的,但凡是个华夏人,对那岛上的人,就没有不恨的。

要按他本心的想法来说,当初他想过找贾诩给他想个不伤文和的好办法,但贾诩跟曹操跑远了,也就淡了这心思。

后来褚燕上岛的模式堪比殖民掠夺,黄平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就是心里还是想弄死他们的。

再后来,黄平发现即使这些展示在北溟人民,大汉世家面前。

没一个骂褚燕喷自己不人道的,黄平才感觉奇怪,又和张三探讨,最终明白过来。

他还是想得浅了,或者说,他将自己奉行道路的道德拔得太高,而忘了联系实际。

用张三的视角来看,社会主义法律的对象是人,社会主义道德的对象一样是人。

这个时代,作为主体,汉人认同的人只有能跟自己正常交流的,能听懂自己说话,能表达自己意思的客体。

其他的,不懂自己话语,不能理解、不能交流的,根本不被当人,而不是后世从生物学上把所有人种归为人类的分类方式。

所以,对于褚燕奴隶倭人的事情,在当时的价值观中,倭人可以是倭鬼、倭畜、倭虫、倭夷等等,但就不可能是倭人。

整明白这事之后,这次褚燕的治理改革,对于黄平的震撼才这么大。

对倭人的恨也有些许释然了,人民政府的文明之路,是不可能干无故大屠杀事情的(有仇另说),也算是被道德绑架吧。

亡其种绝其苗裔,与灭其文明磨灭其精神记忆,哪个好?那是见仁见智了。

除了这些,文档上记录的,就是平远舰队走遍瀛洲四岛,统计分配的记录。

看完了报告,黄平有了想法,回到作战部签署命令。

青龙军主攻方向为在乐浪郡称韩王的公孙瓒,玄武军进攻辽王公孙度。

青龙军平远舰队在瀛洲岛招募五万民兵,随军渡过朝鲜海峡,进入三韩地区,成立武装解放根据地,帮助三韩地区奴隶,贫民识字念书,提高生产力,做到倭韩一家亲,组成抗韩统一战线,侧面协助抗击韩王公孙瓒。

命令下达到两军,吕布完成酒泉的交接,就火急火燎地跑到渔阳郡,比从受降城出发的玄武军主力还跑得快,可见其战斗狂人的人设是立住了。

青龙军镇远舰队、定远舰队和部分陆军,也从东莱港口出发,直蹦乐浪郡东南海湾(今首尔西部港口)。

青龙军登陆地点是公孙瓒没想到的,那里虽是乐浪与三韩的通道,但是半岛人口稀少,三韩部落也不常与北部交流,所以此地并无城池。

青龙军一登就登上半岛大陆,在此地扎营切断了南北通信。

然后向北派出斥候,乐浪(平壤)城大军开拔出城往北,公孙瓒这是要出兵跨过鸭绿江。

青龙军机会来了,集结部队冲向乐浪城!

不过半岛自有国情在,半岛人战力不行,但是他们从不热爱守城,看见青龙军冲来就拖家带口进山了,然后开始恶心你。

青龙军甚至被拖延了几天,公孙瓒收到消息,又带军回来。

不过这时就是青龙军的主场了,公孙瓒连续攻打半个月,损兵折将也没能攻下乐浪,反而被青龙军港口驻守的部队袭了后路。

前后夹击之下,他收服的半岛土着丢下兵器就往山里跑,再也不搭理他的军令。

这一下,不仅公孙瓒懵,青龙军也觉得稀奇,胜利如此突然,仅仅一战,公孙瓒就被三韩土着坑得兵败自杀。

辽东郡的公孙度还围着辽东城(今沈阳)等公孙瓒汇合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