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孙度一路收拢逃兵,回到高句丽,才从部分公孙瓒那边逃过来的溃兵口中,知晓了公孙瓒死亡的消息。
也知晓了三韩的兵马并未有多大损失,于是派遣他儿子公孙康前往南朝鲜半岛收服溃兵。
并且向夫余、挹娄、沃沮等地征兵,准备在国内城与李大山决一死战。
李大山这边看到公孙度的动静就笑了,决战?正好!
李大山下令调一路重步兵慢洋洋地向国内城进军,只要公孙度调兵积极,他们就慢点,公孙度的士兵来得稍慢,他们就加快点速度。
压力给得不多不少,恰到好处。
另一边,让斥候确定丘力居的位置,准备让吕布带骑兵精准打击。
中原人一直有一个认识,那就是打草原人完全无压力,一汉当五胡,是他们心态的真实写照。
但是,最难的是草原地广人稀,草原人一打不过,他们就四散而逃,让汉军连他们的屁都摸不到。
千年来,能撵着匈奴各王主力追杀的,就只有手下带着匈奴马仔的骠骑将军、冠军侯霍去病做到了。
但是这种万年一遇的将才,大汉再没有出现,北溟也没有这种人才。
要平定草原,只能另想办法了。
当初打袁氏的时候,为了威慑草原人,黄平曾让李明和商业部组建商队北上,同时让青龙军派五千骑兵护卫。
第一场交易地点,李明选择了路线更熟悉,和北溟有了多年友好关系的漠西草原,即受降城西北,燕然山(祁连山、天山)以东。
那里有曾经的龙城旧址(蒙古车车尔勒格东),李明四人当初绕路漠北前往西域时,走过这片地方,并和许多部落交易过,结下了不浅的友情。
此次的脱水蔬菜、粮食、茶叶、盐、糖等生活物资,那更是通杀草原的紧俏货。
两个月后,李明带着满车的牛羊毛和各种奶制品、赶着成群牛羊回来,看南方战场还在打,黄平组织了更大的商队让他再去一次。
那时,北溟商队的名头再次被草原人口口相传,搞得人尽皆知,一看李明再次出发,离龙城远的草原部落派人前往采买,离龙城近的部落更是直接将部落往龙城附近迁。
不过李明看到草原动静,让人宣传出去,为了惠及草原同胞们,此次将前往草原圣山附近,让各地的草原人都能买到心仪的粮食和各种商品。
于是,草原人转向奔赴狼居胥山草原祖庭(蒙古乌兰巴托),巨量地财富涌进草原深处,自然有人眼红坐不住了。穿越库苏古尔荒漠的时候,被不知哪个部落的人伏击了。
不过那五千骑兵可不是普通军,那可是张辽领着的,吕布那路重甲骑兵的一半。
只是为了适应长途奔波,去掉了重甲换上一般轻甲。
不过只要是搞过长期负重训练的都知道,卸下负重之后,那仿佛要飞起来的力量感。
张辽和他带着的骑兵,人马都是这种感觉,早就想有人来练手了。
这一开打,那场景,就是五千多小吕布扛着箭雨在敌人群里开无双,结果不言而喻,有了这一战。
没起坏心思的,起坏心思的,全都很乖了,张辽等人也没追究那些马匪的来历,就像真就是保镖一样。
这自然是刻意为之,狼来了的故事或许没听过,但中心思想,谁都懂。
不巧的是,草原懂这个的檀石槐已经死了很多年了,鲜卑历史记录断了,再没人传承他的智慧。
此后,第三次商队北上,落脚点选择了乌侯泰水畔(今内蒙赤峰),此地营地狭小,没有集市,但水源方便,离辽东属国也近。
于是,商队提出帮忙筑城,周围的小部落自然欢迎,毕竟交易的时候,谁不喜欢在干净整洁的地方谈。
有了许可,常山的建筑物资可以直接从滹沱河水运入渤海,再经辽河直接运抵赤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