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6章 咱们工人很开心(2 / 2)

朱吾适对工匠地位的提高效果很显着。

以前都是没办法了才会让孩子当工匠,现在当工匠也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了。

至于商人,他们想让自己的孩子去上学,就是因为朱吾适说的那句话,商人的孩子未必没有机会当官。

对于他们来说,钱是不缺的,但是社会地位需要提高。

再一个家里如果真的有人当官了,自己经商的过程中也能少了很多麻烦。

所以告示贴出来的时候,商人们都不带犹豫的,带着孩子和钱就去报名了。

报名地点就选在了新盖的应天府小学。

商人们本以为自己的速度就够快了。

结果到了才发现,已经排起长队了。

这个其实是朱吾适的功劳,他提前就跟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的工匠们说了报名的事儿。

这些人可是传承有序的,好好学习未来可以无缝衔接进入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工作。

这些人就占了一半的名额。

另外一半名额,商人只能占一半,另外一半留给应天府其他百姓。

如果其他百姓报名的不多,再把空余的名额留给商人子弟。

朱吾适给商人的便利已经够多了,还是需要适当控制一下的。

总不能好不容易压了压读书人,结果商人又冒头太厉害吧。

士农工商,除了士需要压一压,其他三个阶层都需要抬高。

不能只偏心商人。

农民的地位不是那么好提高的。

悯农那么好的诗传承那么久,也没见农民的地位提高。

朱吾适现在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。

朱吾适能做的就是尽量让农民朋友吃饱饭,穿得暖。

但是工匠的地位确确实实是可以提高的。

他们的工作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。

大明在朱吾适的干预下,进入了科技发展的快车道,科技的发展是离不开工匠的。

这一点读书人最清楚了,所以他们看着工匠的地位日益提高,却没什么好的办法。

毕竟他们自己也是享受到便利了。

别的不说,就说那个马桶。

有了能抽水的马桶,谁还愿意坐在木桶上拉屎啊。

哪怕慈禧那个奢华的马桶,也不一定有抽水马桶好用啊。

慈禧的马桶是由檀香木制成的。

檀香木可以散发香气。

慈禧大概是嫌弃自己的屎太臭了。

慈禧拉个屎需要四个人伺候,一个倒水,一个递纸,一个擦马桶,一个看马桶。

真不知道这么多人看着,慈禧屎怎么拉得出来的。

反正朱吾适是享受不了这种待遇的。

他宁愿拿着手机一个人静静的坐在马桶上。

应天府现在有条件的,家里都有抽水马桶。

还有其他生活的方方面面,都离不开工匠的身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