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5章 登基准备(2 / 2)

四国争霸 牟山刀客 1513 字 3天前

此言一出,厅内众人皆望向荀彧和贾诩。荀彧因年事已高,贾诩则旧疾缠身,显然是为二人量身定制。荀彧眼中泪光闪动,贾诩则深深一揖,喉头微动却说不出话来。

\"军事方面,\"吴权的声音陡然提高,武将们立刻挺直了腰板,\"设立大将军和检校大将军,其中大将军为实职,统领全国兵马,为武将之首;检校大将军为虚职,但仍可参与军事的谋划,其意见或建议众武将不可不听\"检校大将军一职似乎相当于后世的军事顾问。

“大将军下,中央设立七军,其中禁军和近卫军由备武军拆散改编,均是护卫皇城和自己的安全,水军自不必说,属于单独成军的特殊兵种,但因为北方水域不同于南方,水小河流少不说,冬季由于气温低还容易封港,所以水军编制规模仍同于以往,不再扩编。”吴权清了清嗓子,扫视了下向正认真聆听地众文臣武将。“另外继续保留飞熊、飞豹、黑虎、飞虎、飞羽等五大野战军编制,并增加辎重兵兵力,配置车辆甲马增强各军的快速机动性。”

管承听到水军部分时,面色略显尴尬。吴权似有所觉,温和地说道:\"管将军,北方水域有限,水军规模不大非你之过。但渤海乃我北方门户,仍需严加防范。\"

管承连忙起身抱拳:\"末将定当竭尽全力,不负主公重托!\"

\"地方上,\"吴权继续道,\"继续延用汉朝的官吏机构,设置平、幽、并、冀四州刺史,但与旧制不同,四州刺史只有文政的权利,没有掌兵的权利,顶多可以指挥新兵(储备兵)和衙役解差。各州设立都督,掌管州郡兵事。下面的郡县同州府一样,但略有不同,内地的郡县不设司马和县尉,郡兵和县兵配置比例也少,太守可监管军事;边境的郡县因为要防范御敌,所以单独设置司马和县尉,加强郡兵和县兵的编制,但郡县太守和县令只负责政令的推行和监察,不管军事。\"

这一安排引起一阵低声议论。邴原敏锐地意识到,这是防止地方割据的重要手段。他暗自赞叹吴权的深谋远虑——既保证了边境安全,又避免了内地军阀坐大。

待吴权阐述完毕,厅内陷入短暂的沉默。忽然,徐晃大步出列,甲胄铿锵作响:\"末将愿为陛下效死!这套军制分明,末将等必当严格遵行!\"

其他将领纷纷附和,文臣们也相继表达支持。邴原最后总结道:\"主公的构思入情入理,既承古制精华,又开创新格局,实乃四州百姓之福。\"

吴权环视众臣,目光如炬:\"既如此,登基大典定于下月初八。各部立即着手准备,务必彰显新朝气度!\"

\"臣等遵命!\"厅内响起整齐的应答声。

会议结束后,吴权独自站在庭院中,望着初春的新芽。他知道,自己不仅是在建立一个王朝,更是在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。三省六部制将彻底改变汉朝延续数百年的政治格局,军政分离则能有效防止地方割据。这些制度,将如这春天的嫩芽一般,在未来茁壮成长。

荀彧缓步走来,苍老的声音中带着欣慰:\"主公...不,陛下真乃不世出的雄主。老臣能在垂暮之年得遇明主,死而无憾矣。\"

吴权转身扶住这位功勋老臣:\"文若言重了。新朝建立,还需您这样的老臣扶持。\"

夕阳西下,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。在这公元203年的初春,一个崭新的王朝正在北方大地孕育而生,而它的制度创新,将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永远镶嵌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卷之中。